文 /DoNews 专栏作者 杨静

 

图 /IC Photo

关于个人隐私数据安全问题,是近两年最为讳莫如深的话题,从业者更是谈数据色变,能用替代词语绝不用数据。而近日李开复就在一次公开的演讲中,就用 " 人脸数据 " 四个一次性将三家公司送上了斩首台。

" 创新工场曾帮助旷视科技从美图、蚂蚁金服拿到大量人脸数据。" 一句雷人的语言一出,蚂蚁、旷视等涉事的三家企业出来纷纷辟谣,最后李开复本人也在微博上紧急致歉。从事态的后续发展看,涉事多方的快速的公关回应让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这个被李开复不小心碰到的火药桶究竟是什么。

9 月 20 日,2020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App 个人信息保护 " 主题发布活动上,主办方抛出了 " 追踪和画像的度在哪里 " 这个极其尖锐的问题。其实就这个问题而言,目前没有人能说出一个标准且完全正确的答案。因此,个人信息保护的度在哪里,目前包括监管部门在内,都在探索阶段。但在即使没有标准的情况下也并不是说就没有判断错误依据。

刷脸已经成为国人熟知的一个动作,购物付款可以刷脸,进入小区可以刷脸,入住酒店可以刷脸,甚至在食堂买饭和倒垃圾时都需要刷脸。服务我们的商家将这些看成是自己的优点,并在营销上大肆宣传,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便利。但这其中真的所有的刷脸动作都是我们需要且必要的吗 ?

已经发展且应运于商业市场多年的刷脸技术目前门槛并不高,在这个行业里,有创业型小玩家、有巨头厂商。但技术实现的方式其实相差无几。当然在方式上门槛也是越来越低,大量的写字办公楼和小区采用的技术供应商都是只需要一张照片就可以进行比对识别,这种技术的保密程度并不会比传统手段安全多少。

消费者只以为是企业为自己提供了便利,但其实企业却是看上了你的隐私数据。李彦宏曾说:" 我们都愿意用数据隐私来交换便利 "。无论用户有没有意识到,用隐私换取方便成为了我们当下社会的 " 潜规则 "。人脸数据只是隐私数据中其中的极小一部分而已,在人脸之外,行业中关于数据有更为全面的一个称呼——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的本意是一幅美术作品,但在这里与本意毫无关系。

通过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行为轨迹、消费特征、社交特征再辅助一些基础的信息,就可以通过数据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用户画像,这个画像中的每一个小点都是来自于用户各种特征行为的统计。

用户画像的用途到底在哪里,行业外的人士看不懂,但业内人士均是清楚的,从营销到消费金融,再到用户价值的延伸。直到末尾环节的风险事件处置,每个地方都有绝对性的刚需。

以风险事件处置为例,催收这个词语本来是金融行业历来就有的词汇,是指借款人因没有持续归还金融机构贷款而被金融机构催促还款的意思,是完全正常的一种商业手段,但近几年催收被黑化了,催收就意味着爆通讯录、金融机构通过失联修复的手段让借款人无处可逃。这样的行为难道不是通过隐私来换取便利吗 ? 为了能更快的借到钱,通过手机 APP 授权金融机构大量的无关数据,致使让金融机构打开了寻找你轨迹的抓手。

即使窃取个人隐私就像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但使用者依然冒险完成。在这个问题前面的是应该如何界定隐私数据的问题,在监管部门连续多轮的监管高压下。APP 的行为似乎也收敛了许多。隐私协议条款不断的更新,但从本质上来说,这并未根治,李开复一个不小心的爆料就将多家公司送上热门,这个现象反应出的是隐私标准的界定本质问题,什么是公有财产,什么是私有财产,这些必须详细且严格的区分开来,因为数据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资产。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AxNTA0MA==&mid=2663828707&idx=2&sn=654bcd6fbadc0d400069674d62598e02&chksm=bdddd24c8aaa5b5aa7e1f78fa199e843489ea1a7cf484afcbdc96ecad28d218e5e3b00e89bc7&scene=27